GB 50367-2013《混凝土加固設計規范》(以下簡稱規范)于2014年6月1日實施,相比上一版GB 50367-2006,新規范主要修訂了9項技術內容,標志著混凝土結構加固領域又產生了許多新方法和新經驗,計算理論和設計水平也進一步得到提高。
此規范適用于房屋建筑和一般構筑物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的設計。為混凝土的結構加固技術的安全適用做到了全面的技術依據。小編總結了一下,一共包括10種加固方法、3種配套技術
其中最常用的是增大截面加固法、外包型鋼加固、粘鋼加固和粘貼碳纖維加固法。配套的3種技術分別為:植筋技術、錨栓技術和裂縫修補技術。
常用的結構加固方法
增大截面加固法
1.1 特點
增大截面法又稱加大截面法,是采用同種材料來增大原構件截面面積,達到提高截面承載能力和構件剛度的目的。在我國,增大截面法是一種傳統的加固法,優點是有長期的使用經驗,施工簡單,適應性強。缺點是濕作業,施工期長,易形成肥梁胖柱。
1.2 適用范圍
適用于梁、板、柱、墻等構件及一般構筑物的加固,特別是原截面尺寸顯著偏小及軸壓比明顯偏高的構件加固。
外包型鋼加固法
2.1 特點
外包型鋼法是以角鋼、鋼板外包于構件表面或角部的加固方法。優點是受力可靠,能顯著改善結構性能,對使用空間影響小,施工簡便。
2.2 適用范圍
適用于梁、柱、桁架、墻、及框架節點。
粘貼鋼板加固法
3.1 特點
以薄鋼板用結構膠粘貼于構件主要受力面,以提高截面受彎及受拉承載力的加固方法稱外粘鋼板法。優點是施工期短,不改變構件外形和使用空間。
3.2 適用范圍
適用于因配筋量不足的簡支梁板及無障礙的連續梁板加固。
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
4.1 特點
以碳纖維、玻璃纖維等復合材料,用結構膠粘貼于構件主要受拉部位,以提高截面受彎、受剪及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加固方法稱為粘貼纖維復合材法。優點是輕質高強、施工簡便、可曲面或轉折粘貼。
4.2 適用范圍
適用于因配筋量不足的受彎、受拉構件加固,特別是簡支梁板及無障礙的連續梁板加固。
三種配套的加固技術
1.植筋技術
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、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??芍踩肫胀ㄤ摻?,也可植入螺栓式錨筋。植筋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。
2.裂縫修補技術
根據混凝土裂縫的起因、形狀和大小,采用不同封護方法進行修補,使結構因開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復的一種專門技術。
適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類裂縫的處理,但對受力性裂縫,除修補外,尚應采用相應的加固措施。
3.錨栓技術
錨栓技術和植筋方式相似,但是植筋必須是全螺桿或者帶肋鋼筋,利用膠粘劑的粘結力實現受力;錨栓允許有光面螺桿,利用機械鎖鍵力進行受力,兩者在受力原理上是有很大差別的。
總結
規范是指行業所確立的行為標準,只有高標準才能有高質量?;炷两Y構加固應嚴格遵守規范,做到技術可靠、安全適用、經濟合理、確保質量。